理想上半年 17.7 万辆背后: 纯电战略能撑起下半年差异化竞争吗?

  • 2025-07-19 17:38:06
  • 546

芝能汽车出品

理想汽车在增程技术路径上取得显著成功后,面对不断扩张的纯电市场需求,正尝试以空间体验和家庭场景为核心卖点,在纯电赛道再造一条差异化竞争路径。

纯电车型在补能与价格层面仍处劣势,理想选择从座舱空间入手切入市场,通过技术平台、产品矩阵和充电网络的逐步完善,试图构建出与自家增程产品区隔清晰、又可与外部竞品抗衡的纯电产品体系。

i8与i6不仅承担着填补产品结构的角色,也是是理想探索新竞争节奏、推动盈利结构转型的重要节点。

Part 1

理想上半年的销量盘点

理想汽车在增程技术上的选择,本质上是围绕“体验不打折”的目标来服务传统油车用户。

对于这类用户而言,他们更关注长途补能的可达性、驾驶的舒适性以及对家庭友好程度,理想增程车型在设计中兼顾了纯电的行驶质感与燃油车的补能便利,同时以超越主流合资油车的车身尺寸、智能化水平和价格竞争力,构建出一套对传统用户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理想增程车型的定位,是在所有维度上对传统燃油车实现“全维碾压”,从而实现平稳的用户迁移。

理想今年上半年卖了多少车?答案是——17.7万辆!销量担当是谁?

◎ 理想L6!入门价格25万起,销量占比直接干到47%,卖了8.3万辆,彻底扛起了理想的出货大旗!这是20-30万真是走量的价格段。

◎ L7也不弱,卖了4.1万辆,占比23%,L8卖了2万多,在30-40万的区间段,卖得占比为37%。

◎ L9继续守着高端线,卖了两万多辆,MEGA这两个月效果比较好,卖了5千多辆,占比刚过3%,使得理想40万以上的产品销售占比为16%。

到了纯电车型上,情况则不那么简单,驾驶体验、智能化程度与空间表现仍优于燃油车,但补能焦虑和较高售价成为主流消费者迟疑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理想自身的产品体系中,纯电车型与增程车型在驾驶和智能体验方面基本相当,用户面对二者选择时,补能能力的劣势和价格的溢价会迅速放大。

理想真正跑量的,是L6和L7,之前L9是给后续开路的。如果要做纯电战略,MEGA今年口碑出现很大的转机,需要i8再开个路,然后i6走量真正实现在纯电市场有动静的战略目的!

理想在面对这个内部冲突时,并未简单地用“技术平替”去做纯电版本的L8或L9,而是以空间作为核心突破口。

在i8的设计中,基于纯电平台,理想以超过L8、接近甚至媲美L9的内部空间,提供了一个区别于增程车型的卖点。

这种从结构设计出发的“空间放大术”,为用户在购车时提供了一个心理补偿:补能不如增程便利、价格也略高,但获得的是“越级”的驾乘体验。这种设计逻辑帮助理想完成了产品间的自洽分层。

那些对补能仍有强需求的用户可以选择增程车型,而不那么频繁远途出行、对空间更敏感的用户则可以接受i8的纯电方案,避免了自家产品之间的竞争冲突,还形成了面向家庭用户更丰富的产品选择逻辑。

Part 2

产品矩阵细化与市场博弈:

i8与i6的分进合击

理想i8的出现,是在当前纯电SUV市场中对“中大型六座”空白的一次精准定位。

从产品配置上看,i8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达到400kW,续航方面达成720公里CLTC成绩,同时配合自研的碳化硅电驱系统和5C超快充平台,在补能速度上也做出了积极弥补,将理想i8推向了一个相对均衡的产品位置,即:价格略高、补能略弱,但空间越级、动力充沛、体验完整。

理想深知在32-38万元价格段内,当前纯电6座SUV选择非常稀缺,主流竞品如蔚来ES8、极氪9X或红旗E-HS9都集中在50万元以上,i8几乎成为一个市场空档中的“孤品”,对标燃油与增程用户转化,更具备拉动品牌向上延伸的战略价值。

在理想品牌的结构化补全中,i6则承担了更大规模化的角色。

i6延续i8的家族化外观,但针对价格带下探至25-30万元区间,通过5座溜背造型与800V快充平台,将“纯电+家庭使用场景”进一步贴近主流消费市场。

其产品力横跨智己LS6、问界M5、Model Y与小鹏G7等多个竞品,空间、品牌和智能体验仍具优势,若其定价合理,结合理想在家庭用户中的认知基础,有望复制L6的爆款逻辑,成为“家庭纯电SUV首选”的新标杆。

这两款产品的组合策略,体现出理想在纯电赛道上的真实考量:不急于用纯电替代增程,而是以空间体验为锚点,分层引导消费需求,将“价格+功能”双维竞争力重新锚定在消费者心智中。

华为旗下问界在产品设计上的应对也非常直接。例如M8和M9尺寸相近,其设计意图很可能就是对理想纯电8系的防守部署。

如果M8尺寸下探,可能正中i8的空间优势,这说明友商已经开始针对理想的产品节奏进行调整和拦截,在当前竞争格局下,任何产品结构调整都已具备战略博弈意味。

而理想必须持续在平台、空间设计与智能技术方面领先一步,才能维持其在家庭电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结合超充站体系的持续建设与AI智能体验的领先,理想纯电产品线有望在多个细分市场中确立自己独立的竞争优势。

小结

理想汽车从增程走向纯电,并未简单复制已有路径,而是以空间与家庭使用场景为核心,打造纯电产品逻辑。

在当前补能网络尚未全面成熟、用户接受度有限的市场环境中,这种“空间驱动”的策略是一种产品创新,也是一种战略缓冲。通过i8与i6的差异化定位,理想实现了对不同家庭用户需求的覆盖,也避免了与自家增程产品的直接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