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决定放弃自研, 转用三星方案, 华为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 2025-07-17 15:14:50
- 403
折叠屏手机应该是过去几年手机行业最大的创新,经过几年不断升级,现在的折叠屏手机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了,厂商也从最初的华为、三星,扩散到了各大主流品牌。
但就在一众安卓厂商都在做折叠屏手机,并做得风生水起时,苹果却意外掉队了,从2019年到现在,苹果始终未能推出一款折叠屏iPhone。
不过好消息是苹果已经规划了相关产品,由富士康代工的首款折叠iPhone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启动试产,2026年下半年正式量产。
从曝光的信息来看,折叠屏iPhone将采用7.8英寸主屏+5.5英寸外屏的设计,与iPhone 18系列同期发布,苹果已规划1500万至2000万部的订单量,可见苹果对这款产品非常有信心。
不过苹果的创新研发能力也很难完全攻克折叠屏手机方案,因为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的最新报告称,苹果公司原本要自研折叠屏iPhone,但现在已放弃其折叠屏iPhone的自研方案,决定全面采用三星显示现有的技术方案。
这意味着苹果在折叠屏技术路线上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暴露出即便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科技巨头,在面对折叠屏这一复杂技术时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据供应链消息,苹果原本计划自主研发折叠屏的核心技术,包括屏幕材料和铰链结构等关键组件。
然而经过数年的内部研发和测试,苹果工程师团队始终无法在折痕控制和耐用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商业化量产的标准。
特别是在折叠屏最核心的折痕问题上,苹果的自研方案无法在20万次折叠后仍保持屏幕平整度,这与其对产品完美性的严苛标准相去甚远。郭明錤在报告中透露,苹果最终选择的三星显示方案。
据悉,三星创新的“无偏光片”技术能大幅降低屏幕厚度和重量,同时将弯折次数提升至20万次以上,苹果的折叠屏iPhone或将采用类似技术。
三星的UTG技术和优化的铰链结构也被证明能有效抑制折痕的形成,该技术组合已在三星自家的Galaxy Z系列折叠屏手机上得到验证,可靠性和成熟度或许是苹果最终决定放弃自研的关键。
此外,苹果此次与三星的合作不仅限于屏幕面板,还延伸到了铰链供应环节,与三星关系密切的供应商Fine M-Tec将成为折叠iPhone铰链的主要供应商,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供货。
如此看来,三星在苹果折叠屏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更进一步凸显了三星在全球折叠屏供应链中的绝对技术优势。
苹果折叠屏iPhone不再采用自研方案,转而使用三星方案,不仅凸显了三星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凸显了华为折叠屏技术的实力,华为折叠屏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数据显示,华为折叠屏手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达到惊人的76.6%,意味着国内每卖出4台折叠屏手机,就有3台以上来自华为。
华为折叠屏产品线的丰富程度令人瞩目,目前热销机型共有6款,覆盖从5000元到25000元的全价位段。
其中包括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Mate XT,两款大折叠手机Mate X6和Mate X5、首款阔折叠屏手机Pura X,以及两款小折叠手机Pocket 2和nova Filp。
与苹果依赖三星不同,华为折叠屏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完全自主的技术体系,华为拥有自研铰链技术、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生态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
在铰链技术方面,华为的研发投入使其开合方式更加灵活,折痕更小且寿命更长;鸿蒙系统则能针对折叠屏的形态和屏幕比例进行深度优化,提供无缝的多任务处理和应用适配体验。
市场数据印证了华为折叠屏的统治地位,Mate X5是2024年大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冠军,占据28.1%的市场份额;Pocket 2则在小折叠领域以10.7%的份额称王。
华为折叠屏的技术突破,更是在不断推高行业标准。进入2025年,Mate X6系列接棒成为新的大折叠旗舰,按照当前趋势有望成为2025年销量冠军。
华为Mate XT作为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展现了华为在机械结构设计上的创新能力;华为Pura X采用的16:10阔型折叠内屏和一体封装麒麟9020处理器,则体现了在芯片集成和显示比例优化上的技术积累。
华为折叠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随着苹果折叠屏手机入局,华为与苹果的正面交锋将不可避免,但至少在现阶段,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仍难以撼动!
- 上一篇:国足巴林
- 下一篇:台独分子被曝把台独当成一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