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打了翻身仗! 人民日报为其发声, 但这次动了谁的蛋糕?
- 2025-07-23 01:15:14
- 369
编辑丨卡卡
文丨卡卡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曾经的奥运冠军,却因为赌博欠钱、恋情绯闻而沉寂。
如今他又“杀”回来了,顶着“张指导”的名头,办着别人没有资格举办的比赛,事实证明,他依然是那个技术顶尖的“藏獒”。
他就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张继科,这次公开露脸,不仅人气回归,还得到了人民日报的发声。
可是在活动现场,大佬们都躲着不敢露面,于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来了,张继科到底动了谁的蛋糕呢?
张指导依然吃香
抛开所有争议,我们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作为一块金字招牌,“张继科”三个字至今仍有惊人的吸金能力。
在宁波,他开办的乒乓球培训班,高阶课月费近万,依然有无数家长挤破头把孩子送进去。
甚至有学员不远万里,从巴西飞来,只为接受“张指导”的点拨。
这背后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对一项硬通货的认可——大满贯级别的技术。
这是他身上最值钱、也最无法被丑闻剥夺的资产。
风波之后,他没有选择沉寂,而是迅速将这块资产打包变现。
线上,他化身“张指导乒乓”,用短视频聚拢流量,随即推出的大师课在短期内就斩获百万销售额。
而线下,他更是下了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张继科杯”赛事。
这不仅是复出的宣言,更是将其个人IP彻底商业化的顶点。
一个运动员的名字,直接成了一个可复制、可延续的商业产品。
无论外界如何评判他的人品,在商业层面,他这块“唐僧肉”虽然滴着血,却依然引来无数拥趸。
“张继科杯”的含金量
如果说做培训、卖课程只是体育明星商业化的常规操作,那么创办“张继科杯”,则是真正触及到了某些敏感地带。
在中国乒坛,这座被官方体系牢牢掌控的殿堂里,以个人之名举办全国性赛事,极其罕见。
强如刘国梁,也未曾有过“刘国梁杯”。
张继科此举,无异于在国乒的固有地盘上,插上了一面鲜明的个人旗帜。
这面旗帜精准地瞄准了市场的空白。
当官方赛事聚焦于金字塔尖的专业选手时,“张继科杯”敞开怀抱,迎接从5岁孩童到68岁老人的所有草根爱好者。
亚运会级别的场地,上不封顶的参与热情,高达1200人的参赛规模,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发文,认可其对全民健身的推动作用。
他似乎在用行动证明:离开国家队的光环,他依然能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更有意思的是现场的细节。
前乒协主席蔡振华的到场支持,被解读为体系内开明派对这种“体制外”探索的某种默许。
然而现国乒的核心人物,无一出席,这种微妙的距离感,恰恰反映了主流体系对这个“破局者”的审慎与观望。
他动了谁的蛋糕吗?
或许。
但他更像一条鲶鱼,搅动了这池看似平静的水。
污点难以洗清
然而无论商业上多么成功,探索上多么大胆,有一个身份他始终无法剥离,那就是“争议者”,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那个与赌博和丑闻纠缠不清的人。
500万的赌债传闻,以及用明星前女友私密视频抵债的惊天指控,是压在他身上最沉的巨石。
这不仅是体育明星的“塌房”,更是对社会道德与法律底线的公然挑战。
风波最盛之时,所有品牌方光速解约,他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仿佛人间蒸发。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的伤害是持续且真实的。
他的前女友在采访中坦言,那段时间自己陷入抑郁,无法工作,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来。
这种对他人造成的具体伤害,让任何轻飘飘的“原谅”都显得苍白无力。
时至今日,事件的真相依然被层层迷雾包裹,也正因如此,公众对他的看法才会如此撕裂。
支持者被他“不怕落地,就怕不弹”的倔强所打动,认为英雄有过,但技术无罪,理应给他一个改过自生的机会。
而反对者则坚守着朴素的道德观:在污点没有被彻底洗清之前,任何形式的高调复出,都是对受害者和公众情感的二次伤害。
这道致命伤,成了他复出之路上无法绕开的“污点”。
他还是那个“藏獒”
我们之所以还在讨论张继科,讨论他的商业、他的争议,归根结底,是因为他首先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运动员。
这是他所有身份的原点,也是他今天还能“反弹”的唯一资本。
445天,史上最快大满贯,继刘国梁、孔令辉之后,中国男乒第三位大满贯得主,这些无可辩驳的巅峰成就,是他专业能力的终极认证。
人们忘不了赛场上那个眼神凶狠、撕衣怒吼的“藏獒”,那股子不服输、不认命的狠劲儿,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这种狠劲儿,也延续到了今天。
在“张继科杯”的现场,他拖着一身老伤,起身时甚至需要人搀扶,却依然事必躬亲,满场飞奔,与每一个小球员合影。
在支持者眼中,这正是当年那个“藏獒”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回看他的运动员生涯,似乎也早已为今天的一切埋下伏笔。
年少时因违纪被退回省队,是他桀骜不驯性格的第一次公开展示。
而职业生涯后期,26岁便因伤病状态下滑,或许也让他更早地思考,赛场之外,人生还有哪些可能性。
“藏獒”的身份,既是他荣耀的勋章,也是他性格的底色,更是他如今所有故事的逻辑起点。
结语
张继科的复出,就像一场四重身份的内部博弈。
商人的精明、破局者的野心、赌徒的阴影和运动员的底色,在他身上相互撕扯,也共同塑造了他当下的复杂形象。
以前种种已是昨日黄花,往后步步皆需他靠自己努力了。
你觉得张继科能重回巅峰吗?
参考资料:
【1】中国日报网2025-07-18《张继科办起了乒乓球赛 大满贯IP引爆全民国球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