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 使用消费级芯片, 藏着雷军大大的野心

  • 2025-07-10 13:39:44
  • 746

前段时间,网上铺天盖地的吐槽小米YU7使用消费级芯片。意思就是YU7上使用的那颗骁龙8Gen3,是用于手机上的芯片,而不是车规级芯片。

而YU7的订单量太多,本来就招人羡慕嫉妒恨了,这下找到了黑点了,大家一涌而上,疯狂一顿输出……

那么汽车上能不能用消费级芯片?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像汽车的控制、驾驶等芯片肯定不能用消费级的,必须是车规级的。

但智能座舱芯片,用消费级的问题不大,因为智能座舱其实控制的是就是车内那一个“大平板”,并不参与车辆的控制,比如特斯拉等,也在座舱芯片上使用消费级芯片,所以小米YU7使用骁龙8Gen3也并不是不可接受。

座舱芯片的使用环境,并不很严苛的,消费级芯片的要求,其实也是基本能够符合的。

事实上,对于小米使用车规级芯片这事,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背后其实藏着雷军一个大大的野心,那就是未来用自研来替代。

汽车座舱芯片可不便宜,比如高通的8295P之类的,几千块钱一颗,还性能一般般。

如果一年卖30万台汽车,这里就是十多亿的费用,如果一年卖出100万台汽车,这里采购这个座舱芯片就是几十亿元,成本是相当高的。

而小米目前有自研消费级芯片,比如玄戒O1,它就是消费级芯片,如果小米能够将它用于汽车上,对于小米的成本而言,就只有几百块了。

一台车就节省上千块,甚至几千块的成本,100万台车就是几十亿的成本节约,你说这笔钱多不多?很多车企一年都赚不到这个钱。

所以对于小米而言,肯定要想办法让自研的芯片,用到汽车上,但说要自己去研发车规级芯片,一下子确实不太行,因为认证周期之类的太长了。

所以小米先使用高通的芯片,然后慢慢的过渡到使用自己的芯片,最终实现在座舱芯片上,进行替代,一是节约成本,二是自己的芯片也不会被人卡脖子,三是自己的芯片能够更好的与系统配合,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并且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在汽车的座舱上使用消费级芯片的车企一定会越来越多,因为消费级芯片用于座舱是没什么问题的,消费级芯片便宜,同时性能又足,只要对它进行一定的设计、散热、防寒控制等,那肯定会比使用车规级芯片好,特斯拉用了这么多年,不也是用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