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顶维权案”谁赢谁输?

  • 2025-07-15 07:59:20
  • 333

“特斯拉车顶维权案”最终落下帷幕。

此事绵延四年有余,特斯拉与上海车展“车顶维权”的张女士之间的官司,终告尘埃落定。法院维持原判,张女士最终败诉。

事情要回到2021年的2月。张女士之父驾驶特斯拉Model 3时,遭遇追尾事故。张女士一口咬定是车子“刹车失灵”,但交警判了她爸全责。最关键是,她当时拒绝了第三方检测,也没拿出任何车辆真有问题的铁证(比如鉴定报告)。

同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张女士不知以何种方式获取媒体证混入车展,而后径直爬上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呼“刹车失灵”。当时场面甚是轰动,然而却严重扰乱了秩序,最终她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此事刹那间便将特斯拉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特斯拉见状,自是不甘,就把张女士和她背后出谋划策的封某告上了法庭,称其损害自家名誉。这一告便是四年。

2023年11月,车主李某亦参与维权,其情节相对较轻,却率先被判处向特斯拉赔偿2000元。

2024年5月,张女士一审败诉后不服上诉。如今,终审结果已出,她依旧败诉。

法院最后的审判结果是:因为张女士在车展上那么一闹,确实损害了特斯拉的名声,必须在公开场合给特斯拉道歉,还得赔人家17万块钱。法院说了,她喊“刹车失灵”喊了这么久,但一直拿不出车子真有毛病的硬证据,光靠嘴说可不行。

另一位参与并策划整个事件的封某更惨,法院认定他长期在网上黑特斯拉,是主谋。判决要求他不仅在个人微博道歉,还得在《法治日报》上登报道歉,另外得赔偿25万元。

据说这件事对特斯拉伤害还真不小,就因为这场闹剧引发的舆论风暴,特斯拉直接损失了1.7个亿的订单,不光品牌名声受损,值好几千万。影响还挺长远,特斯拉连着三年都没敢参加北京、上海这些大车展,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量还跌了5.4%。后来虽然也有别的车主说刹车有问题,但一查基本都不是车子的锅,不过大家心里犯嘀咕,跟当初这事儿脱不了干系。

张女士还不服气,她说这次判的只是名誉权的事儿,不代表特斯拉刹车就肯定没问题,还提了北京那边好像还有个关于数据的官司没打完。特斯拉这边呢,一开始态度特别硬,把矛盾搞得更僵了,后来学乖了点,开始主动公开数据,推动安全标准,还通过软件升级优化了刹车系统。

通过这件事,给我们消费者上了一课:维权天经地义,但得有真凭实据,不能乱来。像这种大闹公共场合的方式,有的时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自己还可能吃官司赔钱。

一些企业呢遇到危机,光靠强硬可能越搞越糟(特斯拉开头就吃了这亏),学学其他车企快速反应、好好沟通可能更管用。另外,这次法院把舆论造成的订单损失也算进赔偿了,以后类似官司可能有样学样。

张女士虽然嘴上说还要继续“战斗”,但没有新证据,翻盘的机会基本没了。特斯拉虽然官司打赢了,但想重新赢回大家的信任,特别是在他们想在中国推完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时候,还得花不少力气。

说白了,这场闹了四年的“车顶维权”大戏,核心教训就是:想维权,就得拿出证据、走正道,光靠嗓门大、动静响,最后可能坑的是自己;企业呢,也不能光顾着赢官司,丢了人心才是真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