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被暂停, 华为作出回应!

  • 2025-07-22 06:41:24
  • 713

7月18号,多家外媒报道说华为在巴基斯坦的部分运营牌照被暂停,有些标题看得人心里一紧,好像出了多大事儿似的。笔者一直关注华为海外业务的发展,所以从细节来看这事儿没那么惊悚,但确实值得说道说道。

2017年华为从巴基斯坦电信管理局(PTA)手里拿到了一项“非独占性许可”,即允许在当地建设、维护和运营电信系统。

听起来挺顺利,但PTA有个硬规矩:

拿到许可证后,一年内必须正式开工,还得取得 “开工证书”,证明技术和服务达标,不然就不能收费或提供服务。

问题就出在这 “开工证书” 上。华为拿许可快8年了,这证书愣是没办下来。

据悉,从2023年到2025年,PTA发了好多信函和邮件催,还给了好几次延期机会,可华为始终没在规定时间内走完流程。到了2024年底,PTA发了 “说明理由” 通知,让30天内解释为啥办不下来;2025年初开了听证会,华为请求再延期,结果还是没啥进展。

最后PTA在7月17号下了狠手:暂停相关牌照一个月,要么拿到开工证书,要么就一直停着。

要是一个月还搞不定,牌照就永久取消,其他运营商也得立刻停止给华为提供服务。这招够严的,但从流程上看,不知这是为何?

华为很快作出回应,说被考虑暂停的是 “内部使用的数据CVAS牌照和车辆追踪服务设施”,还特意强调是 “审批完成前” 的临时措施。其主力仍是5G基站建设和智能手机销售。

所以这种“局部手术”式的处理,与某些外媒的渲染相去甚远。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受影响的只是特定内部服务,不是整个业务,而且正在解决,很快就能恢复。

我琢磨着,华为这回应挺有讲究。一方面把范围缩得很小,怕影响整体业务形象;另一方面强调 “审批中”,暗示这是暂时的,想稳住合作伙伴和客户。

毕竟华为在巴基斯坦的主要业务是给当地运营商做设备供应和网络建设,要是让人觉得 “华为要被赶出去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么多年没办下开工证书呢。

类似“开工证书”的硬性时限在发展中国家很常见,目的是防止企业“占坑不运营”。2019年挪威电信也曾在孟加拉因类似问题被罚款。

但华为的案例特殊性在于时间跨度。七年未能完成认证,暴露出跨国企业在复杂监管环境中的适应难题:

比如巴基斯坦的“开工证书”需第三方机构验收,而该国电信基础设施评估能力有限,可能导致流程拖延;华为在巴有超过1600名员工,91%都是当地员工,但CVAS这类边缘业务可能资源分配不足;当前正值全球5G标准博弈关键阶段,任何监管动作都可能被过度解读;等等。

从目前情况看,这事儿对华为核心业务影响应该不大。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化暗流中,企业需要比竞争对手更懂规则、更重细节,因为外界正拿着放大镜在鸡蛋里挑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