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华为订单, 台积电反而赚得更多了?

  • 2025-07-04 11:33:20
  • 244

台积电最近的日子,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市值突破1.1万亿美元,月营收站稳100亿美元,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40%。

这些数字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失去华为这个第二大客户,台积电不仅没受影响,反而赚得更多了。

这听起来有点反常识。毕竟此前的华为贡献了台积电14%的营收,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客户。当时很多人担心,失去华为,台积电的产能会不会闲置?营收会不会下滑?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台积电不仅没受伤,反而越活越滋润。

为什么台积电失去华为订单,反而更赚钱了?

首先,众所周知台积电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它的芯片制造技术。技术领先,客户抢着送钱,在7nm以下的高端制程市场,台积电几乎垄断了全球订单。三星虽然也在追赶,但良品率和稳定性一直不如台积电。

比如高通的骁龙芯片,原本部分订单交给三星代工,但因为发热和功耗问题,最终还是回流到台积电。

更关键的是,台积电的3nm、2nm工艺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而竞争对手还在苦苦追赶。苹果、英伟达、AMD这些大客户,为了抢产能,甚至愿意提前支付定金。台积电的工厂不是“有没有订单”的问题,而是“订单太多,产能不够分”的问题。

其次是台积电很聪明,在失去华为后,它迅速调整战略,大举投资全球市场建厂、就近服务交付订单。它在亚利桑那州建了5nm、3nm甚至2nm的先进晶圆厂,而且宣布在欧洲、日本、新加坡建厂。这一系列举动不仅拿了补贴,还拉了更多订单。

比如英特尔,自己的7nm工艺迟迟搞不定,只能把部分芯片外包给台积电;AMD的CPU、英伟达的GPU,几乎全部依赖台积电代工;苹果就更不用说了,iPhone、Mac芯片的订单全砸在台积电身上。

因此台积电在各地建厂,本质上是在“绑定”它的客户,让其更依赖自己的产能。

最后则是AI爆发,英伟达的订单再次成就了台积电。如果说苹果是台积电的“现金奶牛”,那英伟达就是它的“印钞机”。过去两年,AI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英伟达的GPU供不应求,H100芯片甚至被炒到4万美元一片。

而这些芯片,全部由台积电代工。

要知道,AI芯片的利润极高,台积电的5nm、4nm产能被英伟达包圆,营收自然水涨船高。台积电自己也承认:“AI芯片的需求远超预期,我们的产能根本不够用。”

因此,正如此前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表示,产能被苹果、英伟达、AMD、高通这些客户填满,甚至还要排队。华为的订单,对现在的台积电来说,已经不再是“必需”。

而华为也找到了新出路——自研+国产供应链。麒麟9000S、昇腾芯片已经能在国内生产,虽然工艺暂时不如台积电,但至少能保证供应。就像任正非表示的“用数学补物理,用非摩尔补摩尔,集群补单卡,结果都是能用的”。

结论:双方其实都走出了自己的路,商业世界里,没有谁离不开谁。台积电失去华为,但它抓住了AI、美国市场和先进制程的红利,反而赚得更多;华为失去台积电,却逼出了自研芯片和国产供应链,走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