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最后豪赌: 千亿现金与i8背水一战

  • 2025-07-21 18:16:56
  • 328

“为家庭用户造车,不是为投资人造车!” 李想的宣言背后,是理想汽车连续六个季度盈利的光环,与纯电转型的生死时速。

一、销量失速:增程护城河崩塌

2025年6月,理想交付量同比暴跌24%,环比下滑11.2%,创15个月新低。核心市场全面失守:

30万以上SUV份额骤降:从32%缩水至26%,问界M9、腾势N9蚕食高端市场;

“奶爸车”标签反噬:65%用户为25-35岁家庭,个人用户占比不足15%,圈层固化导致增长枯竭;

MEGA阴影未散:首款纯电MPV因设计争议折戟,拖累品牌势能,2025年销量目标被迫从70万砍至64万。

更严峻的是,问界、零跑等竞品以华为智驾+增程技术围剿,理想“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区正被攻破。

二、千亿现金下的技术突围

989亿元现金储备——新势力最厚“弹药库”——正被砸向三场关键战役:

超充网络闪电战:5C超充站突破955座,目标年底建成2000座,以“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狙击续航焦虑;

AI智驾生死竞速:AD Max 3.0搭载端到端+VLM大模型,7月开启无图NOA全量推送,但落地进度仍落后华为系;

自研芯片降本:Thor-U智能芯片赋能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将智驾安全能力拉升至同级天花板。

研发投入超净利润2倍(Q1研发30亿 vs 净利6.47亿),却难掩隐忧:毛利率从21.8%滑至19.5%,盈利模型承压。

三、i8:纯电破局的最后筹码

7月17日开启预订的理想i8,承载着扭转颓势的全部希望:

空间效率革命:5085mm车长+3050mm轴距,以溜背造型实现81.5%纵向空间利用率,比特斯拉Model X更大却风阻更低;

补能颠覆性体验:102.7kWh麒麟电池支持12分钟充500公里,CLTC续航720km,直击家庭长途痛点;

定价策略激进:预计30万+起售,比问界M9纯电版低10万,李想放话“要致敬小米发布会”。

但隐患犹存:内饰泄密打乱发布节奏,MEGA同源设计语言恐再触发审美争议。

四、组织重生:从造车企业到“空间机器人”

李想的时间管理暴露战略重心:

631原则:60%精力投入组织变革,研发销售合并为“智能汽车群组”;30%聚焦产品;10%钻研AI;

AI终端野望:将汽车定义为“空间机器人”,VLA大模型定位“司机智能体”,打通车内外任务协作;

用户社群裂变:L系列保留家庭社群,i系列打造“探索者联盟”,以户外探险重塑品牌形象。

德意志银行预判:若i8月销破万,2025年理想纯电车型占比将冲至35%,彻底重构增长曲线。

五、生死2026:穿越周期的三道窄门

理想真正的考验在于:

价格战定力:在问界、蔚来掀起30万级混战中,能否靠软件订阅(智驾服务)维持硬件毛利;

欧洲战场卡位:萤火虫(Firefly)车型携绿色甲醇增程器抢滩欧盟,应对2035碳中和新规;

认知重构:从“移动的家”升级为“家的延伸”,以情感疗愈场景破圈年轻用户。

“组织能力不是静态的最佳实践,而是动态适配环境的生存技能。” 李想的反思,恰是理想汽车十年发展的注脚。

当i8驶入北京发布会场馆的聚光灯下,它承载的不仅是六座纯电SUV的产品使命,更是一家车企对抗路径依赖的革新勇气。新势力的下半场,没有守城者,只有颠覆者。